English

鸟类未必起源于恐龙

1999-06-29 来源:光明日报 王海洋 我有话说

鸟类是否起源于恐龙,100多年来,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。今年6月17日,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教授宣布,他通过对新发现的一个孔子鸟类群——杜氏孔子鸟的研究证明:鸟类并非起源于恐龙。

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教授和周忠和博士,同国际著名鸟类学家一起在英国《自然》杂志上撰文,对新发现的杜氏孔子鸟进行了描述:该新种的标本保存了完好的骨骼以及羽毛和角质喙,正型标本上还见有完整的眶后骨和鳞骨,这可能是已知保存最完美的中生代鸟类。新种的眶后骨大且与轭骨具有较宽的关节面,这一特征目前只发现于孔子鸟中,这也许会验证以前对始祖鸟也具有眶后骨的猜测;新种的鳞骨与眶后骨紧密相接,两者共同构成上下颞孔的分界,而这恰好是初龙类爬行动物的特征。孔子鸟同时具有现生鸟类的角质喙和初龙类的双颞孔,为早期鸟类形态特征的镶嵌演化型式提供了新的证据。

侯教授指出,辽西地区丰富的化石蕴含,给地学界有关鸟类起源的争论增加了前所未有的资料。前不久我国青年恐龙专家徐星博士等发表了研究“意外北票龙”的结果,将形态奇特的镰刀龙视为鸟类的根源,再次认定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(见本刊第66期)。侯教授对这一观点予以批驳。他认为,就迄今已发现的带“毛”恐龙而言,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类群,其共同特征仅仅是都具有带绒羽状的皮肤衍生物,它们基本的骨骼构造与鸟类相差甚远,这种现象只能是自然界趋同演化的结果,不能就此断言鸟类起源于恐龙。侯教授指出,关于绒羽状的皮肢衍生物,其性质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,它们不像尾羽鸟那样有羽轴状构造,而且只发育于前肢和尾上。鸟类的羽毛虽然也是皮肤衍生物,但它的组成成分已与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完全不同,其蛋白成分是一种特殊的角原蛋白。从化石的遗留物中提取出的蛋白成分证实,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。

再从孔子鸟类群已知的组成成员看,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也存在漏洞。除孔子鸟外,在辽西地区距今1亿4千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地层还发现了现生鸟类的祖先类型——辽宁鸟、始反鸟和最近发现的个体仅10厘米的娇小辽西鸟,形态如此复杂的原始鸟类,不可能源于同时代的恐龙类,只能将其起源推移至更早。由于孔子鸟所据有的双颞孔型头骨特征证明,鸟类与恐龙、蜥类、鳄类和有鳞类一样,均应起源于爬行动物中双弓型头骨最早的类型——2亿2百万年前的晚三叠世的初龙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